文章采用大气重分析数据和实测数据结合的手段来计算出CN和λ这两个关键参数,继而分析了在2018-2022五年的降雨事件中,不同CN与λ参数组合对SCS-CN模型预测结果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相同降雨值下,λ的取值与径流结果呈现负相关关系,CN的取值与径流结果呈正相关关系,且不同λ值下的模型预测结果差异随着CN值的增大而减小。本研究最重要的发现是指出CN值应随着降雨量不同而调整这一规律,因为随着降雨量的增大,CN值呈现出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这一规律的发现提高了SCS-CN模型的准确性,并为进一步丰富模型的结构作出了贡献。
查看更多2024
2024
文章采用大气重分析数据和实测数据结合的手段来计算出CN和λ这两个关键参数,继而分析了在2018-2022五年的降雨事件中,不同CN与λ参数组合对SCS-CN模型预测结果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相同降雨值下,λ的取值与径流结果呈现负相关关系,CN的取值与径流结果呈正相关关系,且不同λ值下的模型预测结果差异随着CN值的增大而减小。本研究最重要的发现是指出CN值应随着降雨量不同而调整这一规律,因为随着降雨量的增大,CN值呈现出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这一规律的发现提高了SCS-CN模型的准确性,并为进一步丰富模型的结构作出了贡献。
查看更多2024
该文采用单参数方差分析(ANOVA)和多参数敏感性分析方法,研究了两Kelvin-Voigt元件本构模型下蠕变柔量和延迟时间对粘弹性管道瞬变流压力波动峰值衰减和相位延迟的影响规律。基于上述研究结果,提出了基于管道瞬变流压力波动的粘弹性管道本构参数的分步校核(stepwise)方法,并利用该方法对不同水温下聚丙烯(PPR)管和高密度聚乙烯(HDPE)管的瞬变流压力波动进行数值计算。最后基于敏感性分析结果,确定了粘弹性管道本构参数校核过程中延迟时间的参考数量级。粘弹性管道本构参数的准确校核有利于管道系统的设计和运行。
查看更多2024
采用离散蒸汽腔模型,通过拟稳态摩阻模型和准二维摩阻模型计算了不同水温下的空腔体积,并利用整体能量分析方法研究了水温对末端关阀后第一次空腔出现的影响,以及对压力罐-管道-阀门系统压力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水温条件下,不同模型模拟的瞬态空化流压力和能量变化差异极小;而且,随着水温的升高,空腔出现时间被推迟,空腔体积减小。粘弹性管道的能量耗散随空腔体积的增大和水温的升高而不断增大。
查看更多